世界神经内科大师Bähr教授无锡市人民医院完美日记

2025-10-30 18:18:33 admin2 0


10月20日至24日,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德国哥廷根大学医疗中心神经内科主任、心脑中心主任Bähr教授受邀到访无锡市人民医院神经诊疗中心,开展了为期五天的客座教授学术交流活动。这场跨越国界的学术互动,以多维度、深层次的交流形式,为医院注入国际前沿诊疗理念与科研思路,搭建起中德神经学科合作的坚实桥梁。


无锡市人民医院院领导班子成员及神经内科核心团队对Bähr教授的到访给予高度重视,举办了热烈的欢迎仪式。院长顾晓峰为本次学术交流活动进行了致辞,并邀请教授观看精心准备的医院宣传视频。党委书记高宇峰为教授介绍了医院的整体情况,以及特别赠送了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纪念品。此外,医院团队与Bähr教授共同为“中德神经疾病诊治交流中心”举行揭牌仪式,顾晓峰院长为其颁发国际客座教授聘书。随后,Bähr教授以学科建设为主题作专题院士讲座授课。


五天的交流内容丰富且务实。临床诊疗方面,Bähr教授与团队开展多例疑难病例讨论,涵盖多种疾病。他深入病房问诊检查,针对诊疗方案、治疗时机、手术靶点选择等关键问题提出精准建议,还通过专家门诊为患者查体,量身定制个体化治疗方案。教学环节,Bähr教授带来“功能神经解剖学”等多项专题讲座。


科研与学科建设层面,Bähr教授分享了哥廷根大学医疗中心心脑中心“医教研”协同发展经验及当地科研生态。神经诊疗中心科研骨干汇报了该中心多项研究课题,得到了Bähr教授的高度评价,他高度肯定了无锡市人民医院神经诊疗中心的科研实力,认为“这些研究由一群以临床工作为主的医生完成,非常令人印象深刻”,并表示“其科研质量已可与德国部分大学医院相媲美”。


此次交流让参与医生深感意义非凡。神经诊疗中心反馈,教授分享的前沿理念与技术、疑难病例诊疗策略剖析,为临床工作提供了重要实践参考;其关于急性脑卒中诊疗流程的系统讲解,为卒中中心规范化建设提供了清晰模板,对科研工作的精准指导也指明了方向。


活动落幕之际,医院团队向Bähr教授表达了诚挚感谢与殷切期盼,欢迎教授再到无锡市人民医院指导工作,也一定结合教授的指导,在相关诊疗技术上取得提升。此次学术交流,不仅让无锡市人民医院神经诊疗中心精准引入国际先进理念与技术,提升了临床诊疗精度与科研水平,更构建起国际化的学科发展生态,为中德神经学科持续深化合作、共同推动领域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欢迎仪式

10月20日上午,无锡市人民医院为Bähr教授的到来举办热烈的欢迎仪式,院领导班子成员及神经内科核心团队共同出席。顾晓峰院长为本次学术交流活动进行了致辞,并为教授特别准备了无锡市人民医院的宣传视频。随后无锡市人民医院党委高宇峰书记给教授介绍了医院的整体情况。

无锡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高宇峰

Bähr教授也介绍了德国哥廷根大学医疗中心情况,哥廷根大学及其医学院是全球著名的诺贝尔奖摇篮,迄今孕育了45位诺奖得主。该校自1737年由英王乔治二世创立以来,尤其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石。中心拥有130位教授、3700名学生,还有7900名员工。医疗业务年收入达8.4亿欧元,6.4亿欧元州政府经费,另有6000万欧元的第三方科研经费。哥廷根大学医疗中心是方圆80公里范围内仅有的两家最高等级医疗服务机构之一,服务着320万人口。


仪式最后,党委书记高宇峰给Bähr教授特别赠送了纪念品,双方进行了合影留念。


欢迎仪式后,在神经诊疗中心主任邵君飞等人员的陪同下,Bähr教授参观了神经诊疗中心、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科室及病房、中心实验室、南京医科大学无锡医学中心等相关设施,并就卒中单元的患者监护、本硕博学生教育等议题与院方进行了交流探讨。


下午,邵君飞教授给Bähr教授详细介绍了医院和神经诊疗中心的科室情况,随后神经诊疗中心主任助理计巍进行了一例静脉窦血栓病例汇报。在科室医生陪同下,Bähr教授来到病房对该患者进行了问诊和检查。问诊结束后,双方围绕该患者的诊疗方案和诊疗思路进一步展开了深入的探讨。还针对中德两国静脉窦血栓发病率、病因、治疗策略的异同等问题进行了剖析,现场讨论气氛热烈,参与医生均表示深受启发、收获丰厚。


双方对接下来的学术交流活动充满了期待,相信能够互相学习到更多的前沿理念和先进经验,共同促进中德神经内科领域的发展。


疑难病例讨论

10月21日上午,医院神经诊疗中心团队首先向Bähr教授汇报了三例病例,并针对关键临床问题展开详尽讨论。第一例病例为NMOSD(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双方围绕预防复发的序贯治疗方案选择、不同方案的适用性、AQP4抗体滴度水平对判断病情稳定性、讨论序贯治疗方案选择的意义、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以及预防复发的过程中如何有效监测病情变化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而充分的讨论。


第二例为慢性颈内动脉闭塞脑梗死血管内治疗的分享。该患者此前在外院就诊时拒绝急诊介入治疗,术前存在明显偏瘫。双方讨论的重点包括:本次行择期介入治疗的时机是否合适,是否应优先进行康复治疗,以及等待数周后择期再行介入治疗的考量。


第三例为抗GABAB受体脑炎的汇报,双方围绕精神症状的病因鉴别、长程免疫治疗方案及随访过程的注意事项这三大核心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汇报结束后,神经诊疗中心团队成员和Bähr教授一起进行了合影留念,共同记录下此次富有深厚意义的交流活动。



功能神经解剖学主题授课

10月21日下午,Bähr教授来到神经诊疗中心的示教室,以“功能神经解剖学”为主题展开内部讲座。Bähr教授主编的《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学-解剖、生理、临床》已经历过十一次再版,被翻译为超十四种语言,是神经内科医生必备工具书之一。Bähr教授认为,根据查体临床症状进行局部定位是神经内科医生最重要的基本功,可以免去非必要的、昂贵的全身影像检查,为病人争取更多时间。教授辅以病例从运动系统、脑干、高级皮层功能、边缘系统详细分析如何通过准确的病史和精确临床查体对病灶进行定性定位。


教授授课结束后,科室医生将准备的疑难病例和教授一起进行读片讨论,涵盖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NIID),可逆性后部脑白质病变(RPLS)、蛛网膜颗粒致颅内压增高、以及以认知障碍为首发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等多个复杂病例。现场的学术氛围十分浓厚。


现场参与交流的医生们表示,此次深入研讨令他们受益匪浅。Bähr教授也表示,未来如遇到疑难病例,欢迎随时与他共同探讨,持续深化中德双方的学术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学科的进步与发展。


专家门诊

10月22日上午,Bähr教授来到医院门诊中心进行神经诊疗中心专家门诊,科室团队提前准备了数例重点疑难病例,重点研讨了帕金森及相关疾病患者的情况。诊疗过程中,Bähr教授通过细致查体,为不同病情患者量身定制个体化方案,诊疗方案精准且具针对性。Bähr教授在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并完成查体后,进一步完善了病患现有的诊疗方案,通过药物调整、剂量优化、专项监测等精准手段,系统性推进个体化治疗实施。


此外,本次专家门诊还处理了疑似癫痫发作、三叉神经痛合并帕金森及需排除中枢淋巴瘤等疑难病例,完整呈现从药物精准调整、手术指征评估到鉴别诊断的系统性临床思路,为患者后续治疗明确清晰方向。


帕金森病主题授课

10月22日下午,Bähr教授与神经诊疗中心团队进行疑难病例讨论,重点围绕疑难运动障碍疾病展开,深入探讨了异动症患者脑深部电刺激(DBS)手术的最佳靶点选择等。同时针对此前讨论过的静脉窦血栓患者进行了随访评估,Bähr 教授结合病情情况给出了具体的后续治疗指导方向。


案例讨论结束后,Bähr教授以“突触核蛋白及其抗体在帕金森病中的病理生理学作用”为主题,开展了内部授课,内容涵盖帕金森病的临床症状与典型病理特征、基因突变导致帕金森病、新型治疗概念等核心要点。教授的主题授课引发了现场热烈的互动讨论,让在场的医生们获益良多。


今天的交流活动,通过专家门诊、病例研讨、专题授课的多维联动,更进一步深化了中外专家在神经内科领域的临床经验交流与科研合作,为共同提升神经疾病诊疗水平、更好服务患者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中德神经疾病诊治交流中心”揭牌仪式

10月23日上午,神经诊疗中心团队就两例疑难病例向Bähr教授进行了汇报及讨论。第一例为大动脉闭塞脑梗死取栓,双方就超时间窗下桥接或直接取栓的选择,抽吸与支架技术的应用,替罗非班在该类患者群体中的使用,以及如何进一步优化脑卒中中心绿色通道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第二例为超4.5小时轻型青年卒中静脉溶栓病例,探讨了低剂量溶栓在此时间窗内的疗效与安全性、溶栓药物的选择策略、影像学评估对治疗决策的支持,以及溶栓期间NIHSS评分频次对治疗的指导意义。

病例讨论结束后,Bähr教授来到病房进行教学查房,并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给出了后续诊疗方案的建议。


下午,“中德神经疾病诊治交流中心”揭牌仪式暨学科建设院士讲座在无锡市人民医院院史馆会议室举行。活动由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顾晓峰主持,党委书记高宇峰致欢迎辞。随后,顾晓峰院长为Bähr教授颁发国际客座教授聘书,医院团队与Bähr教授共同为“中德神经疾病诊治交流中心”举行揭牌仪式。


揭牌仪式后,Bähr教授以学科建设为主题作专题授课,系统分享了德国哥廷根大学医疗中心在神经内科与哥廷根心脑中心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从组织架构、人才培养体系、研究方向等介绍了该中心在教学、科研与临床协同发展方面的整体情况。作为一座科研底蕴深厚的“科学之城”,哥廷根不仅孕育了45位诺贝尔奖得主,更集聚了马克思普朗克众多研究所、德国心血管研究中心、德国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心等多家国家级顶尖研究机构,形成了高度集聚、协同创新的核心科研生态。


Bähr教授访问的第四天,通过病例研讨、临床查房、国际合作揭牌和学科建设的活动,既实现了疑难病例诊疗思路的深度碰撞与临床实践指导,更落地了“中德神经疾病诊治交流中心”这一国际合作平台,同时引入德国顶尖医疗中心的学科建设经验。此次活动不仅为无锡市人民医院神经诊疗中心注入国际先进理念,更搭建了中德神经学科交流的桥梁,为后续提升临床诊疗水平、推动科研教学协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科研项目汇报研讨会

10月24日是Bähr教授访问无锡市人民医院神经诊疗中心的最后一天。全天聚焦科室科研项目汇报研讨与大师专题授课两大核心环节,为此次访问画上圆满句号。


上午,医院神经诊疗中心的科研骨干们围绕研究课题,向Bähr教授进行汇报分享,内容包括《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来源的Neuritin通过RBM3介导的基因调控程序改善缺血性卒中后的神经突起修复》、《人脑脊液中的微塑料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改变的关联》、《EBF3/UBRS/PHB2信号通路通过线粒体自噬调控星形胶质细胞A1型极化在癫痫发作中的作用机制》、《轻度创伤性脑损伤后持续性创伤后头痛——酒精、烟草及性别差异的影响》。


Bähr教授对研究课题展现出浓厚兴趣,不仅与青年医生就课题细节展开深度探讨,还针对性提出后续研究的调整建议。他高度肯定中心的科研实力,认为“这些研究由一群以临床工作为主的医生完成,非常令人印象深刻”,并表示“其科研质量已可与德国部分大学医院相媲美”。同时,他也分享了德国哥廷根大学医疗中心在卒中、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朊病毒病、神经肌肉疾病等领域的在研课题,为医院团队提供国际视野下的科研思路。


阿尔茨海默病专题授课

下午,Bähr教授以“阿尔茨海默病的现状与展望”为主题开展专题授课,内容系统覆盖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生理机制、疾病相关生物标志物及疾病早期生物标志物开发、基于生物标志物的AD诊断AT(N)C分类系统,阿尔茨海默病现有单克隆抗体应用及局限性、新药开发方向以及阿尔茨海默病的基因治疗方向。授课结束后,在场医生积极提问,与教授围绕课程内容展开热烈互动,进一步深化知识理解。


至此,Bähr教授本次访问无锡市人民医院的学术交流活动正式落幕。教授对医院全程的热情接待表示诚挚感谢,同时提到,此次无锡之行让他对中国医院的模式、诊疗特色及中国文化均有了更直观、深入的认知。这场跨越国界的学术互动,不仅为无锡市人民医院神经诊疗中心精准引入国际前沿的诊疗思路与科研方向,更成功搭建起中德神经学科长期对话的合作桥梁,为医院后续提升神经疾病临床诊疗精度、推动科研与教学深度融合、构建国际化的学科发展生态夯实基础。